一提到“零食”俩字
很多家长脑海中浮现的
全是各种袋装膨化食品,高糖甜食等
但零食≠垃圾食品
零食可以是健康的,有益身体的
那孩子怎么吃零食才科学、健康呢?
下面这份零食指南请家长们收好~
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
《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国营养学会共同编制,根据年龄段分为三册,分别适用于2至5岁学龄前儿童、6至12岁学龄儿童及13至17岁青少年,引导儿童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和健康观,减少或纠正不良的零食消费行为,有利于儿童青少年从小建立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理念,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其健康成长、终身受益。
2-5岁学龄前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三顿丰富的正餐与两次适量的加餐是学龄前儿童获得全面营养的保障。如果需要添加零食,应该少量,且要选择健康零食。因此,针对2-5岁学龄前儿童的核心推荐包括:
1.吃好正餐,适量加餐,少量零食;
2.零食优选水果、奶类和坚果;
3.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零食;
4.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5.零食应新鲜、多样、易消化、营养卫生;
6.安静进食零食,谨防呛堵;
7.保持口腔清洁,睡前不吃零食。
6-12岁学龄儿童饮食模式逐渐从学龄前期的三顿正餐、两次加餐向相对固定的一日三餐过渡,正餐食物摄入量有所增加,但由于饮食间隔时间较长,容易产生饥饿感,且由于学龄前饮食习惯的延续,容易产生零食消费需求。因此,针对6-12岁学龄儿童的核心推荐包括:
1.正餐为主,早餐合理,零食少量;
2.课间适量加餐,优选水果、奶类和坚果;
3.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零食;
4.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不喝含酒精、含咖啡因饮料;
5.零食新鲜、营养卫生;
6.保持口腔清洁,睡前不吃零食。
13-17岁青少年正经历着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青春期发育阶段。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量大,对食物选择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更强,容易产生冲动性食物消费,甚至对某些零食产生依赖。因此,针对13-17岁青少年的核心推荐包括:
1.吃好三餐,避免零食替代;
2.学习营养知识,合理选择零食,优选水果、奶类、水果和坚果;
3.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及烟熏油炸零食;
4.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不饮酒;
5.零食新鲜、营养卫生;
6.保持口腔清洁,睡前不吃零食。
零食优选水果、奶类和坚果
新鲜水果、奶类和坚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鲜水果含有较多水分,口感多样、美味,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奶类食物富含钙、优质蛋白、B族维生素;坚果富含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其中脂肪多由不饱和脂肪酸构成,是人体必需脂肪酸的良好来源。
专家提醒家长注意,果汁不能代替水果;含乳饮料不等同于液体奶;对于喝奶后出现腹痛、腹泻、肠鸣等乳糖不耐受症状的儿童青少年,可首选酸奶或低乳糖奶制品,亦可少量多次食用,并与其他谷类食物同食,不要空腹饮奶。
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零食
儿童长期选择高盐、高糖和高脂肪食物可增加发生肥胖、血脂异常、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等的风险。高糖零食还是引发龋齿的危险因素。
许多作为零食的休闲食品都含有较多的盐和(或)脂肪。由于口感、滋味俱佳,深得孩子喜爱,如果家长不加以引导和限制,孩子会不知不觉摄入过量的盐和(或)脂肪。
糖果和糕点也是学龄儿童喜爱的食物,这些食物含有较多的糖,其他营养成分较少,经常食用容易增加对甜味的喜好,增加肥胖的危险性。
小贴士:
根据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规定:
①含钠≤120mg/100g或100mL,为低钠食品;
②含碳水化合物(糖)≤5g/100g(固体)或100mL(液体),为低糖食品;
③含脂肪≤3g/100g固体;≤1.5g/100mL(液体),为低脂食品。
保持口腔清洁,睡觉前1小时内不吃零食
睡前吃零食,不仅不利于口腔清洁,还会增加胃肠道消化吸收的负担,也不利于睡眠。
淀粉含量高的零食容易在牙齿上和口腔里遗留残渣,如果不及时清理,在细菌的作用下,它们在发酵后会形成牙菌斑,严重时导致龋齿。
为了保持口腔清洁和牙齿健康,从小就应养成吃完零食及时漱口或刷牙的好习惯,避免病从口入。
记得收好这份零食指南哦
汇标检测祝全国小朋友们
六一儿童节快乐!